首页

飞鱼女王调教

时间:2025-05-29 02:54:07 作者:如何帮助孩子控制体重、健康长高?听专家指点 浏览量:87845

  中新社悉尼5月2日电 题:探访南天佛国澳大利亚般若寺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驱车60公里,从悉尼市中心往西南行驶,便抵达位于通往首都堪培拉公路沿线的皮克顿地区;南天佛国澳大利亚般若寺就坐落在此。据传闻,该寺的住持是一位华人“警察和尚”。记者1日前往探访。

  在般若寺入口处的心字形湖畔,身穿黄袍的般若法师已等候在八角亭旁,双手合十迎接记者到来。

5月1日,记者探访南天佛国澳大利亚般若寺。图为般若寺一角。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摄

  “我来自福建,将汉传佛教在澳大利亚发扬光大,这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般若法师一边引领记者参观,一边介绍,“尽管佛教传入澳大利亚的历史尚浅,但其发展迅速;尤其随着亚洲移民的增多,已成为当地第二大宗教。西方人士信奉佛教的趋势也日益增加。”

  曲折的山路两旁灌木丛生,记者沿途见到18吨重的弥勒佛、树下打坐的释迦牟尼雕像,还有刚从中国福建运来的33尊形态各异、高达3.3米的观世音菩萨雕像。

  站在山顶的一片平坦草地上,两尊狮子雕像之间,一尊长7米的玉石卧佛雕像在阳光下格外引人注目。卧佛雕像的正面刻有英文经文,两旁各有一只合掌膜拜的袋鼠画像。“这座重达56吨的玉石卧佛雕塑象征着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与汉传佛教的和谐融合。”般若法师说。

5月1日,记者探访南天佛国澳大利亚般若寺。图文一尊长7米的玉石卧佛雕像格外引人注目。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摄

  绕过卧佛雕像,是一片牧马地。般若法师拿出胡萝卜向远处的马群喊道“Come here”,几匹马立即迎了上来,享受着胡萝卜“大餐”。他介绍,这些马原本是退役赛马,面临被安乐死的命运,而如今成为守护佛像的“农场警察”。

  关于外界对他的“警察和尚”称呼的由来,般若法师说,他只是普通的僧人,14岁时出家于中国安徽太湖县的普照寺。1988年,年仅16岁的他获得了前往福建莆田广化寺内的福建佛学院学习的机会。

  1994年,般若法师随藏慧长老来到澳大利亚。在悉尼华藏寺,他担任住持兼管家,跟随师父修行,同时努力学习英语。尽管每天的慈善工作辛苦,但他倍感快乐与充实。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举办期间,般若法师作为佛教代表进入奥运村,在多元宗教服务中心为各国运动员提供减压与心理辅导。

  由于他在辅导运动员减压方面的出色表现,悉尼帕拉玛塔市警察总部的警长吉姆·博兰邀请他担任宗教警察,为警员提供心理辅导。于是,般若法师成了帕拉玛塔市警察总部的心理辅导师。2006年5月,他正式穿上警服,负责佛教方面的心理辅导工作。

  虽已身披警服,但般若法师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2014年,他购下皮克顿地区的130英亩农场,并亲自开荒建设南天佛国澳大利亚般若寺。

  他表示:“未来,我们将在这里建设澳大利亚首个佛教老人中心,为更多人提供养老服务。通过建造寺庙与素食餐厅,关爱弱势群体;设立佛教图书馆、博物馆,传承与弘扬佛教,让当地民众了解南传、汉传和藏传佛教的发展历史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

【编辑:陈彩霞】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石榴花开筑同心 大地欢歌耀中华——写在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开幕之际

丁泓禹认为,与进博会结缘六年来,3M已经把多款创新产品通过进博会的首发首秀平台“引进来”,有效满足了本土客户的多元需求;进博会的集聚效应也让3M得以一站式把握中国这一重要“风向标”市场的前沿脉搏,推动更多源于本土、产自本土、面向世界的产品“走出去”。

韩国汇率波动加剧引航空业关注 韩国内航班正常运营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坚持精准的科学方法、落实精准的工作要求,乡村产业一定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带动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让孩子安全上网,“@芽”计划走进校园

2023“拉美和加勒比音乐节”在京开幕

这些都表明,中国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的态度始终未变。我们将继续努力,让“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各展其长、协同发力,持续释放发展潜力。

王毅会见澳大利亚前总理基廷

人民大会堂大礼堂灯光璀璨,气氛隆重热烈。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标,后幕正中的中国残联会徽格外醒目,10面红旗分列两侧。二楼眺台上悬挂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巨型横幅。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名代表,肩负着约8500万残疾人的重托出席大会。

相关资讯
四川省举行向邓小平同志铜像敬献花篮仪式

最高检第七检察厅厅长张相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这为检察机关更好地保障新就业形态领域劳动者的正当权益,为其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关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行政检察职能,高质效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一是以专项活动为抓手,促进劳动者权益保护。2022年最高检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依法护航民生民利”专项活动,2023年又延长一年,聚焦重点民生领域和特定群体权益保护,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单独将就业领域作为其中一项监督重点领域,将农民工作为特定群体之一纳入合法权益维护重点范围。同时,鼓励各地检察机关结合本地实际,围绕“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开展特色“小专项”。指导安徽、江西、海南、云南、甘肃、新疆等地区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小专项活动,办理此类行政检察案件约2600件,为农民工讨薪2.3亿余元。二是加大行政检察监督力度,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行政检察监督职能,聚焦劳动就业领域行政案件,加大监督力度,监督法院依法纠正错误裁判、依法及时执行,促进争议一揽子化解。2023年,共办理涉劳动就业、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3100余件。聚焦工程建设、餐饮服务、网络订单配送等容易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多发行业、领域,特别是注重新就业形态领域劳动者权益维护。某区检察院在办理某外卖骑手工伤认定案中,发现一些新招聘尚未参保、短期灵活用工如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因客观原因有时难以获得充分社会保障支持,推动与区法院、司法局、人社局出台《关于在涉劳动关系检察工作中加强共同调处与协作支持的意见(试行)》,就如何实质化解争议、避免“程序空转”、加强治理堵漏等,促进更好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达成共识,确保新业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坚实保障。三是注重诉源治理,推动重点突出问题标本兼治。坚持个案监督与类案监督、专项治理相结合,发挥大数据作用,灵活运用检察建议、专题报告、白皮书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监督纠正、堵塞漏洞、建章立制的建议,促进同类突出问题的治理,起到“监督一案、治理一片”的监督效果。黑龙江省检察机关强化农民工权益保护,通过构建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已帮助61位农民工讨回薪酬48万余元,督促相关企业建立工资专款账户6件,涉及金额340余万元。今年3月,最高检第七检察厅专门印发通知,推广该监督模型,指导各地检察机关结合本地实际用好模型,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切实保障农民工安“薪”不忧“酬”。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